在三伏天里我們迎來了立秋節(jié)氣。今年的中伏是加長版的,一共是二十天,立秋才是中伏第十三天。在三伏熏蒸的暑熱天氣里,人們不知道秋天已走近,瓜果飄香五谷豐登的收獲季節(jié)到了。不知不覺中庚子年的半年又過去了,盡管這個年頭不好,但時光的流逝總是讓人心中惆悵不舍。
“也不多時便立秋,寄聲殘暑速拘收。瘦蟬有得許多氣,吟落斜陽未肯休?!彼螚钊f里的《暮熱游荷池上》道出了立秋前的暑熱,寄語這殘暑快過去吧。樹上的蟬不停地聒噪,叫得太陽落山了也不停歇。往年在呼和浩特這個時節(jié)還不算太熱,今年卻出奇的熱?!盎鹪坪婧张R中伏”,中伏開始后感覺天地間就像一個蒸籠,人熱得沒有個鉆的地方。中伏時節(jié)“怫郁炎氣升”,人們盼著秋天早點來到,但秋天也怕這炎暑赫日,躲著不敢出來,所以立秋前后這段時光稱作“入伏天”,也稱為長夏時節(jié)。

“歲華過半休惆悵,且對西風(fēng)賀立秋”,一邊是一年過半可堪惆悵,一邊是西風(fēng)送涼立秋可賀。這種矛盾的心情我有體會,古人也在詩詞中描摹過,白居易云“但喜暑隨三伏去,不知秋送二毛來”暑熱隨著立秋的到來會退去,給人的感覺舒適多了,但一年過半又生華發(fā),歲月的消磨感遠比秋涼的舒適感沉重。想起元人的一首散曲:“一年老一年,一日沒一日,一秋又一秋,一輩催一輩。一聚一離別,一喜一傷悲。一榻一身臥,一生一夢里……”,想一想淚珠兒就滴滿了春衫袖兒?!暗肝黠L(fēng)幾時來?又不道流年、暗中偷換”,在這思涼的三伏天里,在渴望秋風(fēng)早日送爽時,夏天已悄悄過去,人隨秋至又增半歲。
“莫嘆韶華容易逝”,作為一個收獲季節(jié)到來,畢竟還是讓人能體驗到豐收的快樂?!翱上Я髂?,憂愁風(fēng)雨”的人畢竟是閑人,有一種人沒空感嘆時光流逝,也不懼暑熱難耐,那就是可愛的農(nóng)民。在我們廣袤的土默川平原,一年只有一熟,大部分農(nóng)作物的成熟都集中在了秋季,這個時候農(nóng)民嬌艷的笑臉勝過了三伏天的太陽。大青山南麓的長空中白云朵朵,藍天白云下是豐收在望的田野,記憶中這片土地上是遍野的藍格瑩瑩的胡麻花、白格生生的馬鈴薯花和紅格艷艷的高粱穗,我曾有幸和父親一起親近過土地,侍弄過這些作物。在這片土地上立秋時節(jié)的玉米地真正長成了一人來高的青紗帳,在澆足了水的田疇里,你會聽到玉米長高拔節(jié)的聲音,暑熱的天氣里陽光普照,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難得在這積溫充足的環(huán)境里成長,一天一變樣,農(nóng)民們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一樣關(guān)注著作物的生長,蟲害、旱澇、除草……這些都是要操心的事情,雖然驕陽當空曝曬,但農(nóng)民們喜歡這個即將成熟的季節(jié),心思在田里綠油油的莊稼上蕩漾,哪里有工夫怕日曬土蒸。
“折枝楸葉起園瓜”,立秋時節(jié)也是土默川本地瓜果上市的季節(jié),這里邊飽含許多瓜農(nóng)的辛勞。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也養(yǎng)一方作物,大青山南麓四季分明且晝夜溫差大,生長出了口肯板的香瓜、托克托的西瓜、畢克齊大蔥等優(yōu)等的農(nóng)作物,這個時候我們托克托縣黃河岸邊一溜灣的辣椒紅了,葡葡發(fā)紫了,雖然還未到濃墨重彩的豐收色彩,但已經(jīng)向人們展現(xiàn)出了成熟的風(fēng)韻。這幾天,好多土默川的農(nóng)民進城賣瓜,他們盼著天氣炎熱些再炎熱些,自己的汗流得越多瓜才越暢銷。一塑料編織袋瓜足有四五十公斤,顧客買好后賣瓜的農(nóng)民要整袋子瓜背到樓上去。有了這樣整袋買瓜的主顧瓜農(nóng)們非常高興,我看見過一些瓜農(nóng)背著成袋的瓜送上四五層樓后,用衣襟一邊擦汗一邊高興地數(shù)著錢,或笑盈盈地和主顧掃碼結(jié)算。對于農(nóng)民這樣能收獲的季節(jié)不多,所以他們是最開心的。父親曾和我說,像托克托縣農(nóng)村這樣的地方如果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就好了,打下的糧食都沒有地方放了,“至于日曬天熱,那有什么可怕,莊稼人哪有不受陽婆爺爺氣的?!?/p>

還有一種人不會感嘆時光易逝,那就是貪玩的孩子們,玩耍的快樂縮短了時光,夏天帶來的快樂使孩子們渾然不覺蒸籠般悶熱和難熬。三伏天里可以去村西的水渠里游泳,可以去水塘里撈魚,可以到樹林里抓鳥……記得兒時,打谷場上柔軟而溫暖的麥秸垛是孩子們的樂園,在麥秸垛上捉迷藏、翻跟頭,躺在曬得暖乎乎的麥秸上看藍藍的天上白云飄;立秋時節(jié)的田野也是孩子們的樂土,可以到莊稼地里捉迷藏去,也可以一起結(jié)伴到瓜地里“偷瓜”去,還可以從地里挖出一兩顆土豆烤著吃,還有烤不大成熟的毛豆和蠶豆,嘴弄得黑乎乎的,根本沒留意赤日炎炎。
“炎炎三伏過中伏,秋光先到幽人家”,立秋到了農(nóng)村里既繁忙又繁華。在繁忙地收秋的同時,人們往往也有了收入,“相攜及田家,童稚開荊扉”,在一起小酌慶豐收,云山霧罩地聊著,一些村莊開始合計中元節(jié)和中秋節(jié)到來時,湊份子請戲班唱戲,勞碌了大半年該樂一樂了。想一想古人也是這么一個過法,陸游在立秋日曾寫過一首詩“畫檐鳴雨早秋天,不喜新涼喜有年。眼里香粳三萬頃,寄聲父老共欣然”,對于農(nóng)民來說,立秋帶來的新涼遠抵不上豐收帶來的快樂讓人陶醉。
立秋過后,色彩斑斕的秋色會奔涌而來,讓我們在冉冉秋光中奮力拼搏,使一年的下半程有精彩的收獲。